聚合氯化鋁行業動態:政策推動下的行業變革
隨著國家對環保產業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一系列環保政策相繼出臺,對聚合氯化鋁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環保高壓態勢下,生產力低下、設備落后、污染嚴重的小型聚合氯化鋁生產企業面臨巨大挑戰。這些企業由于難以達到日益嚴格的環保標準,正逐漸被市場淘汰 。據不完全統計,過去幾年間,全國范圍內已有數十家此類小廠關停,僅在某些聚合氯化鋁生產集中區域,就有超過 20% 的小產能被清除 。
相反,生存下來的規模以上企業則在政策引導下積極進行技術升級與產業轉型 。企業加大在環保設備上的投入,采用先進工藝對生產過程中的廢氣、廢水、廢渣進行有效處理與循環利用 。例如,部分企業通過引入先進的脫硫、除塵設備,確保生產廢氣達標排放;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相結合的處理工藝,實現生產廢水的循環使用,降低水資源消耗與廢水排放 。同時,在原料選用上,企業更傾向于環保型原料,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產生 。以綠色 PAC 產品為例,其市場份額預計在 2025 年將超過 60%,有機酸替代鹽酸制備無磷 PAC 技術的應用,使氯離子殘留減少 40%,鋁渣資源化技術也助力企業實現降碳目標 。
國家對環保產業的政策扶持,還體現在推動聚合氯化鋁行業標準化建設上 。中國主導的《飲用水用 PAC 國際標準》(ISO 23920:2025)正式發布,首次將納米指標納入其中,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標準依據 。在此推動下,行業內龍頭企業積極開展技術研發,專利數量在過去五年增長了 200%,構建起堅實的技術壁壘,提升了中國聚合氯化鋁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可以預見,在政策持續推動下,聚合氯化鋁行業將朝著綠色、環保、標準化、高質量方向加速發展 。